气门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零件。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气门工作环境恶劣,直接与燃气接触,排气门最高温度可达800℃,又处于润滑循环的末端,再加上气门工作时开启关闭动作频繁,气门组零件极易产生损伤。因此,要注意对气门组零件的检修,以保证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一、气门的检修
1.气门组的拆却
气门组在组装完毕后,弹簧处于预紧状态,如拆卸不当,弹簧弹出会击伤人体,因此,在拆卸气门组时必须使用专门的气门弹簧拆卸器进行规范操作,方能保证安全拆卸气门组。拆卸时使用弹簧拆卸器将弹簧座连同已被预紧的弹簧一起压下,使锁销处于自由状态可方便取下。然后再将弹簧座连同弹簧一起慢慢放松,直至弹簧处于完全放松的自由状态,即可轻松取出弹簧座、弹簧和气门。
2.气门的检查与修理
(1)检查气门头部和杆的弯度,气门杆端部变形或磨损时应进行修正,修正值必须是最小值。研磨气门面。
(2)气门厚度小于极限值时更换气门。在维修时,要检验每个气门杆尾端有无偏摆、磨损和弯曲。
(3)检查每个气门的工作面和杆有无磨损、烧毁或变形,如有必要,应进行更换。
(4)气门杆尾端偏摆使用限度:进气门为0. 1 mm,排气门为0.1 mm。测量气门头厚度标准值:进气门为1. 0 mn,排气门为1. 5 mm。使用限度:进气门为0.7 mm,排气门为1. 0 mm。
(5)使用千分表和V形架测量气门杆弯曲度。检查时,气门杆支承在两个距离100 mm的V形架上,然后用千分表检查气门长度的1/2处即为弯曲度。超过允许限度,应用手压机校正。
二、气门导管的修理
首先用精铰刀除去气门导管内积碳,擦净后插入新气门,并将气门提起至气缸盖平面巧mm左右,用千分表检查其摆动量,进气门磨损极限其摆动量不超过1.0 mm,排气门不超过1. 3 mm。否则,应更换气门导管。
气门导管与气门的正常配合间隙为 0. 02~0. 04 mm,如间隙过小,可用气门导管铰刀进行铰削,铰削吃刀量不能过大,并且还要用冷却液冷却,边铰边试,以防铰大。
三、气门座的检修
气门座单独制成后,再镶嵌到气缸盖上。气门与气门座需研磨配合,以保证密封。检查气门座工作面,若磨损变宽超过2. 0 mm,或烧蚀出现斑点、凹陷时,应用铰刀铰削或用光磨机修复。
1.气门座的较削过程
气门座的工作面如磨损变宽,超过一定程度或工作面有较严重的烧蚀、斑点及凹陷时,应进行铰削或修磨。若已决定更换或铰削气门导管,应先进行此项工作后再铰削气门座,以免影响气门杆与导管的同心度。
气门座的铰削,通常用气门座铰刀控制。铰刀的角度分为30°、45°、75°、15°四种。30°和45°铰刀又分粗刀和细刀两种。其铰削工艺:
(1)铰刀导杆的选择与固定。根据气门导管的内径,选择相适应的铰刀导杆,并插入气门导管内。调整铰刀导杆与气门导管孔表面紧密贴合。
(2)砂磨硬化层。如气门座工作面有硬化层,在铰削时,往往使铰刀打滑,遇此情况可用粗砂布垫在铰刀刃部进行砂磨,砂磨后再进行铰削。
(3)铰削。根据气门座工作面损伤的情况和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粗细刀刃和角度的铰刀套在导杆上(例如135系列柴油机,进、排气门则可选45°的铰刀),即可进行铰削。铰削时铰刀应正直,两手用力要均衡,直一到将烧蚀、斑点等缺陷铰去为止。
(4)试配与修整接触面。经铰削后,应用光磨过的一气门进行试配。要求接触面应在气门斜面的中下部或中部,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要求。否则应进行修整。如接一触面偏上,应用15°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下移;如接触面偏下,应用75°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上移。
(5)精铰。最后再用45°(或30°)的细铰刀或者在铰刀刃部垫以细砂布再次修铰或砂磨工作面,以提高接触面的光洁度。
在气门座铰削中,会出现接触面的宽度已合适,但接触面的部位不在中下部或中部,而是在上部。如果这时用15°铰刀铰上口,接触面将变窄。为了加宽接触面,用45°(或30°)铰刀铰过后,气门座的口径将扩大,这将导致气门接触面更向上移,所以这时的接触面如距气门工作面的上沿有1 mm以上,则允许使用。否则将影响充气效率和气门弹簧张力以及气门头部的强度,因此应更换气门或重新镶装气门座圈。
2.更换气门座圈
气门座经多次铰削或光磨后工作面逐渐下陷,影响气门与座的正常配合。如果气门座工作面低于气门座面1.5 mm,应更换气门座圈。更换方法:用专用工具拉出旧座圈,然后将与座孔有0. 075~0. 125 mm过盈的新座圈放在液态的氮罐中冷缩15~20 s后压入气缸盖的座孔中,使其在常温下升温。或者是将气缸盖的座孔用喷灯或气焊枪加热到100℃左右(经验做法:气缸盖加热前,在座孔周围涂上白粉笔粉,加热到白粉变黄时即为100℃左右),然后将座圈迅速冲入,并在空气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