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突袭杭州的大雨,不仅带来了积水与拥堵,还让不少私家车伤了身。“发动机进水,连杆坏了4根,修车花了近5000元。”上周五,杭州的胡先生,给“汽车路路通”热线打来了电话。他说,本以为进水熄火后,发动机的损失保险公司能赔,没想到遭到了拒绝。“不是说发动机进水以后,只要不是再一次启动车辆,保险公司都会负责赔偿的吗?”胡先生弄不明白了。
记者从杭州各家保险公司了解到,连日来,因发动机进水而引发的索赔案例达到上百起。可是,它们几乎都遭到了拒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涉水险,想要保你不容易
一场大雨,几百位私家车主遭殃。记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每每遇到台风、暴雨天气,总有那么多车,要不被水淹,要不发动机损坏,却得不到赔偿。不是有涉水险吗?难道是车主懒,或者为了省钱,不愿意去保这个险种吗?
在采访中,记者也顺道了解了“涉水险”在杭州的投保情况。(不同保险公司,对于该险种的称谓不同,例如人保叫“发动机特约险”。)令人惊讶的是,在杭州,这个险种的投保率极低。不是车主不愿意投保,而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推。”我们公司,涉水险一单都没接。”在多家保险公司,记者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一般说来,涉水险的保费,为新车购置价的0.2%左右。这也意味着,一辆10万元的车,保一份涉水险需要200元。以200元的代价,换取在雨天行车的安全,一般车主不是付不起。可是在很多保险公司看来,这是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险种。收的保费不高,赔起来却不便宜。“随便哪辆车发动机进水,少则几千,多则数十万。而且这类索赔总在短时间内集体爆发,风险太大。”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坦承。
看来,不是车主不愿保,而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接。在车险越来越市场(Rialto)化,保费越来越透明的当下,保险公司都把目标集中在车损险、不计免赔等常规项目上,却忽视了一些在某些关键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小险种”。苦于车险同质化竞争,总叹“产品总差不多”的保险公司,是否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善呢?
福克斯进水,修车花了5000多
胡先生家的福克斯,是本月19日晚上在下沙“中招”的,那天杭州又下了一场暴雨,许多路面积水很深。“车子一直是我老婆在开。女人嘛,开车很小心的。买车一年半了,连小擦小碰都没有过。没想到头一次出事,就这么严重。”胡先生说,接到妻子电话时,他也懵了。“老婆说,正在赶着回家呢,车开着开着,就熄火了。”
胡先生说,虽然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对于这样的事情,自己还是有点常识的。“我赶紧告诉老婆,千万不要再试着启动车了,等我过来。”十多分钟后,胡先生就赶到了现场。“在确认老婆没有再次启动车后,我马上打电话向4S店和保险公司报了案。”
“车拖到4S店一查,发动机确实进水了。维修技师告诉我,连杆弯了4根,修车花了5000多元。幸好没有再次启动,发动机缸体没事。”胡先生本以为,自己处理得没问题。可找到了保险公司,他等来的到却是“拒赔”的答复。“定损员明确告诉我,发动机进水所造成的损失,他们不负责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