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业的大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拥有人群的暴增,注定了汽车维修业的随机而动。谁也不能保证汽车可以一直不坏,不出现问题,那么,汽修厂必然成为了爱车的第二个“家”,车主们经常光临的场所。
在车主们急于修理爱车的时候,由于确实不懂得其中行情以及猫腻,很多车主是难免被“宰”的。乱象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黑招1:废机油卖钱 再流入市场
“车主一定猜不到换下的废旧机油还能卖钱,甚至重新流入市场。”一名开汽修店的师傅披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名师傅在龙华开汽修店已经七年之久,自从其踏入这个行业,各种汽修业怪象接踵而至。就拿车主来店做保养换下的废旧机油为例,一般废机油要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当废料处理,但其入行后才知道,有人专门回收废机油,而一些修理厂平时都会将车主换下来的机油储存,静候这些人上门回收。
据爆料称,他们汽修店一个月有80到100升废机油,以每桶80升700多元的价格卖出去,生意好时,每个月可以卖出一桶半。而像4S店这种大型修理厂,一个月能卖出去至少20桶废旧机油,获利颇丰。而回收价格则是对方说了算,2010年时价格曾达到1200元每桶。个体户在上门回收时会预先送汽修店一个80升的桶。
师傅称:“废旧机油会重新流入市场,个别无良的商家对废旧油提纯,并制成假冒机油出售;或者将废机油卖给工地,给大型机器做润滑剂。”那么汽修店为何乐于出售废机油?易师傅为读者揭秘称:“按照相关规定,我们还要自己出钱拿给有环保资质的公司做无害化处理,修理厂当然不愿意自掏腰包,有人买肯定卖了。”易师傅透露,4S店因为客流量大所以卖得更多,这笔收益每个月都很丰厚。
黑招2:车主被忽悠 加添加剂
据业内人士介绍,汽修店的收入分为底薪加提成,一般的大师傅月入5000—6000元,中工(中级维修工)2000—3000元,学徒700元。除了修车拿提成外,向车主推销各种添加剂也是提高收入的方法之一。
师傅说,汽修店的维修人员常常会主动推销各类添加剂,把进货价50元的添加剂卖到180元,赚取高额差价。
虽然添加剂听起来用处神奇,但由于技术门槛问题,一些抗磨剂类产品在市场上“龙蛇混杂”,伪劣产品非常多。有些车主盲目相信这些产品的宣传广告,最后被骗得团团转。师傅说,他修车时,曾看到汽油泵里有一种黏性的类似结石状的物体,“一般汽油泵里是不会有这种东西的,一问才知道,车主一直使用一种杂牌子的"燃油添加剂",不仅价格贵,而且质量不达标,明显是被汽修店蒙了”。
黑招3:假造事故现场骗保
讲起汽修店背后的另一条黑色产业链,获利丰厚的当属假造事故现场骗保险(放心保)。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在深圳宝安区开汽修店的老板称,利用保险公司漏洞,假造事故现场骗保的事太多了,他们偶尔也会做,有时车主还会积极配合。据了解,骗保险主要分为几大类手法:首先即真事故,从配件上下功夫。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坑害车主的权益。
该老板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就在上个月,店内接了一台来定损的奔驰E系车型,该车受撞击后前保险杠脱落、发动机某软管破裂,经定损价格为一万多元。“像这种车一看就有赚头,至少可以赚一半的保费。”在该老板指点下,店内采购了一条废旧保险杠,经重新喷漆、钣金等操作,装车后很难辨认是新是旧。损坏的软管经工人修复,几乎无成本地又重新装车。最后,汽修店再找关系买到配件发票、合格证等,成功从某保险公司骗取一万多元保费,而车主对此毫不知情。
“还有更恶劣、更直接的。”这位老板透露,“经车主同意后,我们制造假的车祸现场。预先采购已经损坏的零配件装车,将原来没有坏的配件拆下保存。制造车祸现场后,让保险公司定损赚取利益。假车祸上演完后,再把原本拆下的配件装上,这样简单的几步后,能骗取丰厚的保额,越是高档的车,能骗的保额越高。”据该店老板叙述,有时还会收买一些保险公司的定损员,让他们在定损时将价格定高一点,再返利给定损员。
黑招4:以旧充新更换配件
在4S店宰客的手法里,最普遍的就是配件“以旧充新”,一些不懂行的车主难以察觉。“4S店维修车辆换下来的旧零件,有的就当新件用在别的车上了。”有多年维修经验的师傅说,有的车主被装上旧件根本看不出来。
师傅透露,一辆待修车开到4S店,修哪里、换什么配件,几乎都是修车师傅说了算,接车员和管理人员不会直接参与,主要是维修人员和仓库来操作。至于怎么操作呢,师傅说,如果4个零件中只坏了一个,我们会建议车主直接更换4个,另外3个偷偷留下来处理掉。客户以为全部换了新件,就不会太在意,其实很多配件都没有换。“举个例子,车上某轴承共有4个,按照上面的手法操作,只给车主换一个,剩下三个偷偷卖掉。按照市面价格,一个轴承200—400元,师傅将新的原厂轴承转手卖到二类厂,一个可以卖100元,无本净赚300元。”师傅举了个例子,一个奥迪车的尾灯灯壳开裂,但LED灯组没有坏,维修师傅一般建议换一套尾灯,价格为4000元,将没坏的灯组零件拆下留下来转卖。
4S店难道不管吗?师傅说,更换配件主要是维修师傅和仓库经手,接车员和4S店管理层可能并不知情。这些换下来的原厂件物美价廉,自然供不应求,外面的配件市场、二类厂都会主动找上门收购这样的“原厂件”。师傅说,二类厂里的配件,原厂件和副厂件(包括高仿件)的比例高达6∶4,这些原厂件是如何流出的,主要是靠上述途径。
黑招5:副厂件冒充原厂件
如果说4S店的配件猫腻主要是“以旧充新”,那么,二类厂等路边店就常以副厂件冒充原厂件来坑蒙消费者。师傅解释说,目前汽车配件市场主要分为原厂件、高仿件和副厂件几种。原厂件由授权厂家生产,专供4S店,价格昂贵;副厂件有正规的品牌,质量一般有保障,这类产品也称为高仿件;还有一种最次的产品,由无牌工厂生产,价低质次。
师傅表示,配件市场上的假冒伪劣配件十分猖獗,有的造假水平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卖假冒伪劣配件的商家总是以所谓原厂件和副厂件之分来迷惑人,掩盖假冒配件质量低劣的情况。有时修理厂都难辨真伪,出现了价贵的未必是真货,便宜的也能凑合用的怪现象。
是不是在4S店里就不会遇到副厂件呢?师傅摇着头说:“2012年,某日系品牌4S店销售主管将自家爱车送往店内维修,共更换163个配件,其中竟然有54个配件不是原装件,最后该主管因此找4S店理论,竟因此被开除。可见4S店内也会出现副厂件当原厂件的事件。”
黑招6:漫天要价 看人叫价是潜规则
车主王先生最近被4S店“善变”的高价维修费弄得很生气。近日,他的座驾大众斯柯达车的车钥匙不慎丢了,于是前往4S店换锁、配钥匙。当天,4S店给出的报价是2000元左右,没想到2天后,其报价突然猛涨到了3900多元,差不多翻了一番。王先生怀疑4S店是“看人叫价”。
曾在某品牌4S店工作过的业务经理梅小姐道出了4S店维修所存在的问题。“现在的汽车维修市场太乱了。”梅小姐直言不讳地说,不仅同样的故障维修费用不同,而且配件也是正品、副品等品种繁多,价格就更是差得离谱,而消费者很难识得真假,对于各种陷阱是防不胜防。
梅小姐说,一般4S店维修点或者服务站的配件价格有一定的定价模式,通常遵循出厂价加收10个点的管理费和12个点的利润,还有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但业务员有时会“看人叫价”,例如一般一款保险杠的利润底线为几十元。看过来修车的车主比较在行,就保本薄利销售,但要是碰到一个外行,那这个价格可能就会成倍地增长,王先生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价格贵,4S店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很多车主如此抱怨。对此,梅小姐解释:“这个价格从何而来的呢?这个价格首先是总厂商们定出一个自己的原则价格,然后到经销商、4S店,他们根据自己的房租、人员开销及维修的车辆数量来回调动价格,部分消费者是出于信任,没办法只好出巨额的维修费。”
七大难题维权难
消委会受理的汽车维修类投诉中,保修、维修纠纷投诉占五成以上,调解成功率偏低。专家点评:七大问题致使消费者买车容易修车难、发生纠纷维权难。
难题1消费者难举证
有律师表示,他个人每年通过电话、邮件等接到并解答的与汽车有关的咨询近500件,但最终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的却很少,只能以个位计。
难题2缺乏公益性第三方检测机构
随着车辆日益增长,设立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尽快将这些机构设立起来。
难题3零配件价格不透明
在汽车维修保养方面,消费者则完全处于被绑架的地位,零备件价格不透明,维修保养市场遭厂家、4S店垄断。
难题4诚信缺失导致行业混乱
汽修行业专家表示,现在4S店的员工基本的福利待遇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一般的汽修店,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会千方百计增加额外的维修项目。
难题5汽修领域法律法规滞后
提到维权难问题时,有消费者抱怨称,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面对汽修厂商,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很难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难题6行业鱼龙混杂
部分汽车维修厂家缺乏诚信意识,容易出现零配件价格不透明、偷换零配件等问题,而真正的大企业往往很注重诚信和品质,“企业越诚信,越规范,就越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市场才容易走上良性轨道。”
难题7监管惩治力度不够
消费者对维权途径不够了解以及政府监管惩治措施不足,也是导致消费者在汽修领域维权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