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表面涂覆是为了防止车身钢材在空气和气候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腐蚀)。使用不同的涂层,最广泛使用的是锌基涂层。
在目前的加工中,通常不是对车身进行整体镀锌,例如浸入镀锌,确切地讲,在作进一步处理前要对车身部分或其初始半成品进行涂覆。
与钢相比,锌是一种易于氧化的材料。这一点是由其在电化序中的地位得出的。其次锌没有钢那么贵重。
锌层覆盖钢表面,防止其腐蚀。只要这一层没有损坏(例如机械操作),保护作用就一直有效。
如果锌层被破坏并露出钢表面,进水时两种不同材质之间的电位差会导致锌层提前分解。 这样钢表面就暴露在外面,开始腐蚀。
如果锌涂层与喷漆相结合,就能达到极佳的保护作用,称之为“双层系统”。
车身通常使用的镀锌法:
1. 热镀锌在热轧后和深拉之前,对钢板进行热镀锌。轧制后,将钢板浸入 450 °C 的液体槽中,这样即在钢板上形成锌层。锌层的下层由铁锌复合物组成,下层的上面由纯锌构成。热镀锌是最有效的防腐方法之一。
下载APP,领双11津贴
热镀锌通常不用于可视件,因为会在钢板粗糙的表面留下痕迹,因此在用于可视件时要进行后处理。
2. 电镀锌热轧后和深拉之前用“电镀锌”法镀覆钢板。“电镀锌”法是热镀锌的变型。与热镀锌的不同之处是钢浸入槽后要在430 °C 的温度下对其进行30秒钟的热处理。热处理时,钢中的铁扩散到锌层里,产生锌铁合金。锌层含有大约 10% 铁,这种方法称为电镀锌法。
与热镀锌法相比,用“电镀锌”法可以取得较高的耐腐性。
这种方法还有其它用途:
◆改进涂层的可焊性,
◆表面品质优异,没有缺陷
◆为下一层打好了基础 。
3. 电解镀锌轧制后和深拉之前对钢板进行电解镀锌。该方法基于电化学工艺。
轧制带材通过作为负极(阴极)的电流滚轮输送。通过轧制带材(阴极)与作为正极(阳极)之间的电场将电解液中溶解的锌沉积于钢板上。
这样就产生了约为 8 微米的均匀锌层,然后可以完成下面工序,例如压制、焊接和喷漆,不会对防腐性造成影响。
由于最终质量良好,这一方法用于车身的可视件。电解镀锌的最终外观取决于层厚和钢的表面品质。
如要给车身喷漆,应对材料进行很好地预处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车身制造。
预处理的用途:
◆防腐
◆产生良好的粘附性
磷化处理是一化学/电化学工艺,采用这一工艺时借助浸渍法用磷酸溶液(锌、镍和锰离子以及磷酸)在金属表面产生不溶于水的薄薄的细晶磷酸盐。
该磷酸盐由基体金属的化学反应产生,并形成一个与基体金属牢固连接的层。根据反应的基体金属(也可以是涂层材料)产生铁、镍、锰或磷化锌层。
该层有很多的具有极佳抽吸能力的空腔和毛细管。因此,可以充分渗入防腐剂(蜡、机油、颜色颗粒和油漆)。磷化处理的表面可以保证涂料和喷漆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有效的接缝密封对于长期防腐也很重要 。通常认为空腔密封不良是开始腐蚀的根源,但目前对空腔密封控制得很好,此类问题几乎不会出现。接缝密封状况至关重要。
下列部件采用重叠焊缝:
◆前后挡泥板
◆后围板
◆发动机舱
◆行李厢底板
◆乘员车厢底板
◆侧板
◆轮罩
◆汽车底部
◆挡泥板等
用适当的密封材料补充密封,以免水进入相连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即使焊缝(点焊)接合缝充填有胶粘剂,仍要密封接缝。接缝密封还能保护钢板边角。
因此,接缝密封很重要,因为进入湿气几乎无法干燥。 与外露表面相比,此处腐蚀速度要快得多。
一个重要的、在实际中也很有效的防腐措施是防止石击。 不对整个车身进行处理,而是在车身的可能腐蚀区域喷上防护层。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喷底漆后涂漆前敷上一种防护材料(浸漆),例如在车身的前部区域。
◆喷漆后在不可视区域敷上防护物质,例如在汽车底板和轮罩上,或敷上特种防护膜。
石击防护层通常是一个稍厚的弹性层。通过弹性性能和较大的厚度取得了防震效应。在车身部分使用特种材料也能达到防止石击的目的,例如使用特种塑料,替代喷漆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