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车顺利开走不是问题,但如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将车停住,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踩刹车”、“拉手刹”、“减挡”是常用的刹车方式,不同的情况需要运用不同的刹车方式。现在,我们就通过几件发生在同事身上的“糗事”和众多新手们说道说道。
案例一:发明“人工智能刹车”
某日,马女士乘坐李先生的车,途中李先生下车买东西,把她单独留在车里。过了一阵,李先生接到马女士的电话,说溜车了,李先生一边让她先拉手刹,一边往回跑,等他跑回去的时候,看到的情景让他哭笑不得:马女士坐在车里,将一只脚支在地上,自豪地说这是她发明的“人工智能刹车”。后来他才知道,因为马女士找不到手刹,所以急中生智,用腿将车停住。
分析:一般情况下,刹车主要设置在油门的左侧,手刹一般在主驾驶和副驾驶座位的中间,有些自动挡车型的手刹则放在了驾驶员左脚的位置,也就是离合的位置。
案例二:刚洗完的车被“冻住”
张女士刚洗完车就开车到超市买东西,等她出来以后发现,即使放下手刹,也无法把车顺利开走。张女士感叹道,天儿真冷啊,车都被“冻住”了。
分析:张女士洗车的时候,水可能会进入刹车线中,在进水的状态下拉上手刹,由于冬季寒冷,水会结冰。此时,即使将手刹杆拉回,刹车线也不会动了,也就是张女士所谓的车被“冻住”了。所以,冬季洗车之后,应让车子行驶一段距离,再停车拉上手刹。
案例三:“意外”的追尾
刚加完班的常女士开车回家,在南湖大路的一个路口,由于路面有暗冰,加之又是下坡,她又是踩刹车又是拉手刹,结果车还是没停住,慢悠悠地冲向前面正在等红灯的一辆出租车。
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用“减挡”的方式强制将车辆的速度减下来,也就是老司机所说的“别挡”。例如,我们用4挡行驶的时候,把挡位换成3挡,车速就会有明显下降,然后踩刹车,车就很容易停下来。当然,减挡对车辆也是有害的,所以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建议使用。
相关:
·ABS的作用[汽车修理知识]
·5连杆后悬架[汽车修理知识]
·“优化设计”与汽车产品[汽车修理知识]
·帕萨特音响如何解码?[汽车修理知识]
·自动档汽车档位说明及使用[汽车维修常识]
·自动挡汽车必须定期换变速箱油[汽车维修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