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远不是一个强大的汽车国家。我们作为最大的汽车国家的地位几乎建立在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基础上。中国零部件产业链的生存状况比40%自有品牌汽车更为严峻,汽车产业链核心不景气,中国离汽车强国还很远。
汽车零部件
汽车是民用工业产品的王冠。通常,仅在主机厂组装的汽车零部件就超过1500个,而所有零部件的总数超过20000个。在汽车大约10年的生命周期中,它需要经历风、霜、雨和雪、炎热的夏天和极冷的冬天。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汽车整个生命周期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没有哪个行业如此依赖于它的产业链。
一般一辆车的零部件可按照如下内容划分:
外饰部分可分为:前、后保险杠总成等。内饰部分可分:地毯、顶内饰、门板等。照明:前、后大灯阅读灯等。底盘系统:前、后桥总成、传动轴、轮毂、刹车系统、燃油系统等。行走系统:轮胎。
其他功能件:前后玻璃、门玻璃、天窗系统、气囊、电器系统等。
中国汽车产业链现状
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产值一般在1.7:1以上,而我国仅为1:1。也就是说,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零部件匹配比例很高。许多核心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的零部件产业链落后于我们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以2017年为例,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价值是中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产品类别,仅次于集成电路。
《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罗列了全球最大的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各国表现如下:
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产值一般在1.7:1以上,而我国仅为1:1。也就是说,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零部件匹配的比例非常高。许多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的零部件产业链落后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以2017年为例,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价值是中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产品类别,仅次于集成电路。
延锋位列第(16位):上汽集团的嫡系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仪表板、门内饰、保险杠、座椅、方向盘等。
海纳川(65位):是北汽集团的下属零部件企业,业务范围和延锋接近。
中信戴卡(71位):铝合金车轮制造商,国内市场占有率将尽5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
德昌电机(79位):世界最大的马达制造商之一,汽车马达相关的零部件。
五菱工业(80位):柳州五菱下属企业,主要为五菱微面供应底盘、仪表等相关的零部件。
和敏实集团(92位):各类装饰条、密封条、座椅骨架等。
万向集团(未上榜):以汽车传动系统为主,兼顾其他底盘系统。
福耀玻璃(未上榜):汽车风窗玻璃。
中国的这几家上的了榜的企业,基本以依靠母公司的业务为主,排名总体偏后,集中在汽车产业链内、外饰等非核心领域为主。
而在天窗系统、气囊、底盘系统、灯具、汽车电子、ESP及制动系统、发动机精密零部件、汽车辅助驾驶等科技含量和价值高的领域,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到10%。
在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就与现状分析》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外资、合资企业平均利润率约为10%至15%,而自主企业利润率大部分在2%至3%。
自主品牌典型车型分析
当一个独立品牌在市场上有一个特定的重量级车型时,它就会吹嘘自己的车型上使用了什么品牌的配件,以及与那些奢侈品牌的供应链。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亮点,但对于汽车从业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尴尬的地方。以吉利模式为例,看看主要的宣传配置来自哪里:
Matrix LED前照灯为法雷奥(法国);轮胎为固特异(美国);立体声系统为Bose(美国);发动机为沃尔沃(吉利收购);变速箱为爱信(日本);关键推广ICC智能驾驶、APA自动驻车和L2驾驶辅助系统(ESP)均来自BO。世界(德国)。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亮点的核心配置都不是国内的。
同样的情况,如Roewe Marvel X(参数图)、长安CS55(参数图)、吉利博力GE(参数图)等,也来自博世,被二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主机炸毁。
长城哈佛(参数图片)、引以为豪的自主研发1.5T发动机、主要精密零部件、发动机电子控制管理等均来自舍弗勒、德尔福等外资企业。
如果说汽车机械、电子控制等领域是外资在过去100年中积累的技术,但在最流行的辅助驱动和智能驱动系统中,它们也是外资市场。无论是独立的传统汽车企业还是新力量汽车制造商,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来自国外供应商。除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外,他们还提供车辆校准。在无人驾驶芯片领域,外资处于垄断地位。
如上所述,我国汽车零部件核心产业链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这比自己的汽车品牌更悲惨。
以外资为主的产业链为基础,发展自主汽车品牌仅需五年时间。然而,建立自己的核心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并非一朝一夕、一夜之间,需要长期积累和准备。
然而,只有建立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汽车国家,实现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
希望在中国品牌发展取得突破的同时,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上更加冷静务实,取得一定成就。
希望在未来几年,当中国汽车品牌销往世界各地时,中国企业的血液将流入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