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研)、质量认证中心战略合作签约暨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今后,这两家机构将在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工作中把握重点,本着由主体到枝干,快速起步、逐步扩展完善的原则,首期推出保险行业急需的保险杠等易损配件的认证项目,再逐渐扩大至事故修理、保养维护等汽车后市场常用维修配件。
据介绍,中保研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发起,国内主要财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汽车技术研究平台,目前为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组织)中国区唯一成员。中保研致力于通过对汽车安全性能、可维修性能、维修配件及工时标准等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发展,积极参与汽车后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的提升,车险行业的自我完善,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助力,最终使全链条提质增效,使消费者受益,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中国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最早、最大和最权威的认证机构,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经验,各项业务均成果卓著,认证客户数量和年发证量居全球认证机构的首位。有业内人士称,中保研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启动的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是落实国家部委相关文件的具体行动。双方发挥自身业务特长,本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理念,打破市场垄断行为,规范汽车零配件市场、降低消费者维修成本、促进保险行业进一步提升对车险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4〕186号)文件,提出优化和规范汽车后市场的要求,对汽车后市场配件方面提出打破垄断、完善和落实质量认可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29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对汽车后市场配件质量管控、可追溯性提出了更明确要求,并通过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为认证配件在汽车后市场的推广运用铺平了道路。
建立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和可追溯制度,是规范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方面。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的推出是规范汽车配件后市场、提升汽车修理服务质量、有效降低车险费率的关键支撑点。
据了解,在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中,中保研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积极征求行业和社会的意见,吸取国际上汽车后市场零配件产品认证的经验,组织技术专家制定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技术规范和建立认证流程,努力提高配件认证的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和合规性。
据介绍,中保研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发起,国内主要财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汽车技术研究平台,目前为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组织)中国区唯一成员。中保研致力于通过对汽车安全性能、可维修性能、维修配件及工时标准等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发展,积极参与汽车后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的提升,车险行业的自我完善,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助力,最终使全链条提质增效,使消费者受益,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中国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最早、最大和最权威的认证机构,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经验,各项业务均成果卓著,认证客户数量和年发证量居全球认证机构的首位。有业内人士称,中保研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启动的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是落实国家部委相关文件的具体行动。双方发挥自身业务特长,本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理念,打破市场垄断行为,规范汽车零配件市场、降低消费者维修成本、促进保险行业进一步提升对车险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4〕186号)文件,提出优化和规范汽车后市场的要求,对汽车后市场配件方面提出打破垄断、完善和落实质量认可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29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对汽车后市场配件质量管控、可追溯性提出了更明确要求,并通过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为认证配件在汽车后市场的推广运用铺平了道路。
建立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和可追溯制度,是规范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方面。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的推出是规范汽车配件后市场、提升汽车修理服务质量、有效降低车险费率的关键支撑点。
据了解,在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项目中,中保研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积极征求行业和社会的意见,吸取国际上汽车后市场零配件产品认证的经验,组织技术专家制定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技术规范和建立认证流程,努力提高配件认证的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和合规性。